首页

优美之家调教

时间:2025-05-24 02:37:21 作者:“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在郑州开展 浏览量:93346

  中新网贵阳4月21日电 (王秋旭)医院门诊急诊量近45万人次、吸引外省患者3.2万余人次、累计开展手术5000余例、手术难度和患儿年龄多次刷新贵州历史纪录……这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在20日对外公布的数据。

图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周燕玲摄

  “我作为第一批上海派驻专家,2022年11月来到贵阳参与贵州医院的建设,通过手术治疗、基层义诊切实为基层民众带去了便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陈盛说,2024年希望把更多、更新的技术推送到贵州民众身边。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于2022年10月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4月揭牌开诊运营,让贵州民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享国家级诊疗。

图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的专家为贵州患儿做手术。(医院供图)

  2024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救治了一名出生仅9天、体重3kg的患儿,这场手术是贵州首次成功开展的新生儿期正中切口一期纠治重度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结构畸形手术,该院借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科优势,将先进的诊治技术填补了贵州省技术空白。

  同样不出省就获“新生”的还有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的陈女士,她在年少时因出现双足高弓马蹄内翻足畸形未及时治疗,导致骨骼变形无法正常行走,通过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足踝外科专家团队三个半小时的手术,解决了困扰她20年的难题。术后经过康复一段时间,陈女士目前已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图为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专家为患者做手术。(医院供图)

  东西协作,优势互补。2024年3月23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手术室内进行了一次“跨越山海”的手术,29岁的孙女士通过该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的5G超远程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保留肾脏),顺利切割了大小约22×20mm肿瘤。因该手术属于四级手术,虽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但依托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为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图为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联合开展的5G超远程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周文波摄

  “以前为治好大病不惜举家奔赴千里之外的大医院,是不少家庭难以言说之痛,而今如何让病人在家门口能看得好病,还能报销,这就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意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院长张马忠说。

  越来越多的贵州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共建。截至目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

  2024年2月,由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显示,贵州跨省流出住院患者下降幅度中国全国最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输出医院累计派驻常驻专家168人、短期专家592人。

  同时,5家项目医院开放床位4162张、接待门诊174.02万人次、开展疑难手术4.03万例、引进新技术新项目510项、累计吸引12万名省外患者来黔就医。上述数据不仅显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贵州模式”日益成熟,同样也代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蹄疾步稳。

  “我们积极协调省直部门,推动先后出台3个省级政策清单共58项支持政策,构建了省级保障为重点、行业保障为突破、地方保障为支撑的贵州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政策保障体系。”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孙发说,目前贵州多项支持政策在中国全国创新突破。(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北部湾港北海港域首个集装箱无轨站揭牌启用

松江、闵行交警在相关轨交站点周边道路,增派警力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和排堵疏导,保障站点周边道路非机动车通行、行人过街交通安全。

用歌声唱响民族复兴豪情壮志

2021年7月,习近平到西藏考察调研,在“桃花村”嘎拉村见到一名从广东招录来的大学生村官。这个潮汕女孩放弃白领工作,揣着情怀奔赴西藏。

平陆运河首套桥梁防碰撞“智能预警系统”投入使用

中国仿真学会作为本次大会主办方,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仿真大会作为中国仿真学会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品牌,每年举办一次。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携手仿真智能 共创未来世界”。大会采取“1+21+1”的会议模式,即1个学术主会场+21个学术分会场+1个仿真产业展会。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大枣之乡”河北赞皇再蝶变

另外,去年8月,马兴瑞在乌鲁木齐会见了来新疆访问并出席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理阿·扎帕罗夫一行。

金观平:提升专精特新核心竞争力

该纪录片历时16个月、行程20000公里,摄制组走进黄河入海口省份山东,黄河中段省份河南和黄河源头省份青海,整理历史资料,实地采访拍摄,通过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连接两岸的人文故事,展现出中华文化多元共融的时代价值。溯黄河之源而上,寻找增强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